close
要在繪本館跟學生分享【恩慈】的價值,一定要講宣教士來台灣行醫的美善故事,
他們帶著西方世界先進的醫生的專業,捨棄了舒服的生活、優渥待遇,
因著領受上帝呼召與愛的緣故,來到生活落後、醫療技術貧瘠、文化語言不同的國家,
來服事有需要的人,一待就是好幾十年,讓基督的愛透過醫療宣教士的生命在所服事的土地著根。
 
台東基督教醫院的譚爸爸----譚維義Dr. Frank Dennis)醫生,

便是回應上帝的呼召,並持基督的愛,在台灣後山活出如此恩慈生命的醫療宣教士。
 
竹南勝利堂8 


本周是由新儀老師來講譚爸爸的故事。
在安排課程時,是新儀老師先拋出譚爸爸的故事,並願意承擔蒐集相關資料和照片、

讓繪本館的學生來認識這位對台灣後山有著深邃貢獻的譚爸爸。
這也是繪本館第一次不是按著繪本內容來講故事,
而是由老師針對主題、蒐集資料完成故事,特別謝謝新儀老師預備過程的付出的辛勞。


IMG_1052  


新儀老師一開始介紹了譚爸爸的生平,和後山與之後台東基督教醫院所在位置,
譚爸爸
1961年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基督教宣教師。
他在該院整整服務了33年,直到1994年退休。
同年9月他獲得前總統李登輝先生頒給他紫色大綬景星勳章,
這也是在台灣第一位外國人得到這種勳章者。

而這本書【一粒麥子落在後山】,講的就是譚爸爸在後山30多年來的故事... 

 
竹南勝利堂4

學生們一開始雖然不認識譚爺爺,但因為投影機上出現譚爺爺的西方面孔,
新奇感也抓住他們的吸引力, 大家都聚精會神聽著譚爺爺的故事


竹南勝利堂5 

講到譚爺爺醫定不能少了譚奶奶,兩人相扶相持將一生歲月都奉獻給後山,
譚奶奶是譚爺爺最親密的人生伴侶、工作夥伴,他們事奉的足跡遍及後山偏僻之處。


竹南勝利堂7  


 1961年譚維義醫師應協同會之邀自美來台,1964年開始在成功鎮沿岸進行巡迴醫療,
 隔年在台東市寶桑路以定點方式進行醫療工作,
 同時繼續維持台東到成功、長濱之間海岸線兩側原住民巡迴醫療。

 
海岸山脈兩側的居民在每次看診時都有二~三百人,
 而許多患有肺癆、皮膚病、砂眼、小兒痲痹症、寄生蟲、毒蛇咬傷、骨折等各種疾病,
 診所化的醫療已經無法滿足改善民眾健康的需求,
 因此譚維義醫師返美奔走積極募款,終於在 1969 年完成台東基督教醫院的設立,
 對當時流行小兒痲痹症的手術治療就醫治了近三百位小朋友,更有效降低了肺癆疾病的傳染。 
 
當時後山醫療資源嚴重不足,譚爺爺必須急生智、就地取材來解決病人各樣需要,
新儀老師舉了好幾個有趣的例子,讓學生能對當時譚爺爺面對的醫療困難有更多認識。


竹南勝利堂6  


若沒有譚爺爺和譚奶奶一生的擺上,台灣後山就不會出現台東基督教醫院,造福有需要的人。


 
 竹南勝利堂9

故事尾聲,新儀老師領著學生思想譚爸爸活出來的生命價值,
不單是基督裡恩慈的愛,更體現了今天所要背的經文
【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】(約翰福音12章24節)

 
聽完譚爺爺的故事,課後活動時間因應下一季兒主教室佈告欄的佈置需要,
老師們決定讓學生一起參與佈置,讓學生從教會生活的小處來參與服事。

 IMG_1054

老師準備了白紙讓學生創作春天花園裡會出現的昆蟲...

學生們對昆蟲的想法可非常有創意哦,呵呵。

  
2013-03-10

雖然只是白紙上的創作,但學生們都非常喜愛,
每個人畫出來的作品各有特色,下一寄兒主教室的花園布告欄一定會非常熱鬧、且獨特

老師也很高興師生能一起同工呢!!
 

  
2013-03-101

大家猜猜看,每一組昆蟲是哪位學生的作品呢?----還是有跡可循哦

  
2013-03-10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南勝兒主後花園 的頭像
    南勝兒主後花園

    南勝兒主後花園

    南勝兒主後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